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】林殿波《陪伴》花语朗诵

在场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2020-09-04


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31期主题:发现


第31期(2018年12月)在场微散文优秀奖

授奖辞林殿波的《陪伴》,以近似白描的手法,一实一虚、一近一远,通过三位老人的凄凉晚景,呈现了老年陪伴的精神需求与社会缺失。

文/林殿波

陪伴



她年逾八十,瘫痪在床。每天等女儿上班后,她就艰难地坐起来,守在窗前,等着一对老夫妻从楼下经过。

楼下的路是长长的缓坡。由东向西是上坡,男的推着女的去;由西向东是下坡,女的推着男的回。老夫妻除了雨雪天,从不间断。

有一天,老夫妻看到了玻璃后面的那张脸,便停下来向窗里招手。她也愉快地挥手致意,瞬间他们都是快乐的。

她也望女儿。女儿在一家饭店做洗碗工,不迟到,不早退,头疼脑热也从不请假,去年得了全年满勤奖,老板奖励一千元钱。女儿乐,举着钱:“娘,看女儿厉害吧!”娘俩都笑了。女儿还不忘补上一句:“娘!有娘陪伴,女儿就不孤单,就是幸福的人。”

其实她知道,女儿离婚和自己这个“拖油瓶”有关系。

日头推着日子,人推着车子,她羡慕那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,也曾抱怨老伴不该扔下自己早早走了。

一连几天,不见老夫妻,她在隔窗望。突然有一天,只有女的推着空车子走过来。同样向她招手,做着手势告诉她,自己的男人走了。她让女人上楼女人摇头,女人让她下楼她摇头,两双眼里流着一样浑浊的泪。

那女人每天还在走,只是后来拄了拐棍,因为她已经推不动车子了。

秋风起,路面上飘着落叶,不见那女人的踪影。窗子上贴着一张脸,没有了招手的人。

那年春风暖了,街道旁的山杏树开花了,一串串的,风一吹,满地花瓣。

一个清晨,她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
(责任编辑:刘月新  终校:杨培铮  制作:杨惠泽 544字)


获 • 奖 • 感 • 言

入冬以来的草原,终于迎来了全年的第一场雪落。雪国终于有了雪,也有了北方的样子。
     开车也比平时慢了许多,延误了回家参加在场微散文的颁奖盛况,说来从第十期开始我几乎是每期都参加,已经成了习惯。
     到家后打开颁奖“频道”,为自己再次获奖而高兴,也有几分成就感。草原上有句俗话:“青草没没驴蹄子还算过年。”这年味正浓,好事来投,好彩头好兆头自然喜出望外。
     拙作《陪伴》 能够获奖有些意外,过多的感激话我就不说了,说多了外道了不是。人在场,心在场,与在场人一起同行其乐无穷。
     草原上的雪是暖的,寻着春的温度来的;草原上的风是有痕迹的。我这位草原上的在场人心是热的、暖的。


作 • 者 • 获 • 奖 • 作 • 品

《劝奶歌》花语朗诵

《奶奶的眼睛》龙丹朗诵

《勒勒车》海之魂朗诵

《金雕》海之魂朗诵

《魂归》万军朗诵

《驯服》海之魂朗诵

《老地方》万军朗诵

《父亲的一千万》海燕朗诵

林殿波:夏夜

作 •者 • 简 • 介

林殿波,农民,军人,商人,内蒙古通辽市作家协会会员,80年代初开始从事新闻和文学创作至今,作品散见全国各种报刊。


主 • 播 • 简 • 介


花语,本名郭华,在场主播。山西晋中一名教育工作者。爱好文学创作,喜欢大自然,热爱生活,热爱朗诵。


在场微散文第三十一期主题


在场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现。我们在从蒙昧中走来,走到现在,走向未来,走向文明的进程中,无时不闪耀着发现的光芒。可以说,发现是人类文明进步中最美丽的风景。

我们在谈到发现时,想到了什么?苏轼是看见:“遇隙则发见,臭味实一族。”宋应星则是创新:“ 唐开元宫中镜,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……朱砂斑点,乃金银精华发现。”(《天工开物·镜》)欧阳修想到的是表现:“虽其埋没而未出,其精气光怪,已能常自发见,而物亦不能揜也。”

在场微散文同主题有奖征文竞赛第31期命题:发现

面对纷繁的世界,你会想些什么、想到什么?你介入了吗?不是用形而上的逻辑演绎,而是用你的生花妙笔,呈现你独特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发现,一个属于你的世界。

在场微散文第三十二期主题

上世纪80年代,内地女歌手朱逢博引入一首台湾校园歌曲《踏浪》,一炮而红,风靡神州。这首歌的"火",不仅在于它制作团队的"牛":原唱沈雁,台湾第一代玉女偶像歌手;作词庄奴,台湾词圣;作曲古月,华语乐坛顶级音乐制作人,邓丽君的老师。更重要的是它呈现出来的音乐精神,触动了人们的心灵,让人发现了一种生命的向度:“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,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……”

踏浪,踏于波浪之上。其象征意义当然不只是泳技高超,如《续小五义》的“五位分波踏浪,踩水直奔正西”,而是有更深刻的生命意义。它是苏东坡的“不忧踏船翻,踏浪不踏土”;它是一种精神,一种姿态,一种傲立潮头的勇敢、无畏、奋斗和不怕牺牲的气慨,也有与自然或事物相谐共存、相亲共荣的意思。

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32期主题:踏浪

新年伊始,岁月与流水都是新的。请以你独特的视角,发现并呈现你眼中的踏浪人生。让精神在场,坐看云卷云舒,诉说潮涨潮落。

在场微散文第32期征文一人一稿,上限为550字,必须是原创首发(如其他平台、网站、论坛及报刊已发的,请勿投)。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、作者和字数,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,简介写在文章下面(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,标题小二号字加粗),并注明所在地。截稿日期为2019年3月20日。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。

在场微散文群,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,旨在宣传、交流、倡扬在场写作。

在场微散文,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,主张通过在场性、微叙事、快节奏的书写,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。

在场微散文奖,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,每两月一期,每期设一等奖一名,二等奖二名,三等奖三名,优秀奖六名,分别奖给1200元、600元、300元和50元奖金,并颁发获奖证书;所有获奖作者,均奖励“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”或作品文集和《在场》杂志一本。

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。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。


在场微散文奖颁出31期

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(1~30期)

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(1~7期)
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(8~20期)
在场微散文总目录3(21~30期)
在场微散文总目录4(31~期)

周闻道 | 微散文: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

雪夫: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


第31期在场微散文奖优秀奖


在场管理团队

总    编:周闻道

副总编:宁静  雪夫  晓来轻酌

总编助理:李晓群


赞助人:李玉祥  龚益成  北京了了  蓝鹏飞  巴蜀佐人

在场编校:宁静(组长)  杨培铮  袁志英  钱昀  刘月新  刘小四  偏说  六六  刘爱国  李慕云  李世琼  吴微

在场朗诵:海之魂(组长)  郭万梅  花语  龙丹  吴海燕  万军  万一  芳菲  马炎

在场阅评:郭连莹(组长) 润雨  高影新  楚歌  齐海艳  赵琳  邓文静  张玖玲

在场制作:四季芳(组长)刘珍  胡君涛  杨惠泽  张倩男  小禅沉香  苗满红  杨臻

在场终校:袁志英  杨培铮

特约评论员:郭连莹  乔民英


投稿须知


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。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;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,可自行处理。

文章校对后只修改一次,请定稿后再投稿。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“修改稿”。

长篇稿件要求1500字以上。


关于稿费


普通作者返一半,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。
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zczy0838@163.com

在场网站:http://www.zczysw.com/ 

识别二维码,关注我们

在场|去蔽|敞亮|本真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